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推荐
肝之体用为病与中医教学
时间:2014-06-13 17:56:2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704次 评论:0
摘 要:在中医教学中肝病及“涉肝”之病面宽点细、繁多且杂,“师授难、学亦难”,此谓授业之慨。如何在肝病及“涉肝”之病的教学活动中驾繁驭简,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首先教师就必须识肝体、知肝用增加“肝识”,只有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方能达到让学生“不惑”而非“似懂”的教学目的,也才使学生日后临证能“知其体、扬其用、避其偏”成为上工。
关键词:肝病;体用为病;中医教学
清朝肝病大师王旭高说:“肝病最杂而治法最难”[1]53。笔者在多年来职业学校中医课执教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医基础学》、《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感到肝病及“涉肝”之病面宽点细、繁多且杂,存在“师授难、学亦难”的问题[2-3]。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能驾繁驭简,使学生对肝有一个全面而理性的认识,重在要“识肝体”、“知肝用”,现论述如下。 1 肝病及“涉肝”之病   中医内科诸病中很多关乎于肝,有的却直接责之于肝;如:肝胆病证之“黄疸”,“肋痛”,“胆胀”,“鼓胀”。“咳嗽”之肝火犯肺,“喘证”之肝气乘肺,“眩晕”之肝火上炎、肝肾阴虚,“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失眠”之肝郁化火,“健忘”之肝郁气滞,“痫病”之肝肾阴虚,“癫病”之肝郁气滞,“胃病”之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痞满”之肝郁气滞,“腹痛”之气机郁滞,“呕吐”之肝气犯胃,“呃逆”之气机郁滞,“泄泻”之肝郁泄泻,“淋证”之气淋实证,“癃闭”之肝郁气滞,“关格”之肝肾阴虚、肝风内动,“阳痿”之肝郁不舒,“郁病”之肝气郁结、肝肾亏虚,“血证”之肝火上炎、肝火犯肺、肝火犯胃,“发热”之气郁发热,“虚劳”之肝血虚、肝阴虚,“积聚”之肝气郁滞,“厥证”之气厥实证,“头痛”之肝阳虚,“痿病”之肝肾亏损,“颤震”之风阳内动等等[4]98。 2 “体、用”之意 2.1 含义 中医学中的“体”主要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是指本体、本质、内在、或本性;“用”,它的主要含义是功能、作用、用途,蕴含“发生的作用、产生的效果”之意。“用”是“体”的派生,泛指事物的表象、功用、外在性的方面;它始终处于与“体”的本质、本体、内在性相对的位置上,“体”与“用”的相反相成、矛盾统一构成了中医学中传统哲学思想的一对核心范畴。“体用”引入中医学领域,旨在说明脏腑的本体特性与生理功能的关系。体指脏腑本体、特性,用指脏腑的功能[4]207。 2.2 “体用”关系 “体用”作为规范、严格的哲学范畴是经历宋、明时期的理学大发展后才走向成熟的、其在中医学中的大量运用则是在明清时代。中医学认为“体用”不可分割,“体用”合一,“体用”不二。“体”决定“用”,“体”规范“用”,“体”指导“用”;“用”反映“体”,“用”体现“体”,“用”辅助“体”。“体”是本质,“用”是表现;不能以“体”为“用”,不能以“用”为“体”。无“体”则无“用”,无“用”则无“体”。“体”必然有其“用”,“用”必然有其“体”。“体”必定是某“用”之“体”,“用”必定是某“体”之“用”。凡“用”必含其“体”,凡“体”必含其“用”。失其“体”即失其“用”,获其“用”当获其“体”。总之,中医学的“体用”关系即是“本体与功能”的关系[5]。 3 肝病辨识 3.1 肝——二阴一阳 气血一脏 肝体阴而用阳:“体”,是指肝脏的本体及特性;“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   肝之“体阴”:①肝位居膈下,属阴脏的范畴;②肝藏血,血属阴;此为肝之二阴。肝脏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活动。肝之“用阳”:从肝的生理机能来看,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主动主升,按阴阳属性言之,则属于阳;此为肝之一阳。同时,肝以气为用属阳,以血为本属阴,气血同脏,阴阳一舍。阳主动,阴主静;气为用,血为体,因而称肝“体阴而用阳”。肝体阴用阳,实际上概括肝的本质与功能的关系,揭示肝脏在生理及病理变化上的主要特征,同时,对审因论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肝——五脏之贼 羊群之狼 肝,阴阳一舍、气血同脏、体阴用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木质条达、疏泄生藏、相火无妄,生理正常则肝健无害。若忤逆其性,则阴阳失衡,体用异常,恣横欺凌,延及他脏——乘脾、犯胃、冲心、侮肺、及肾等,犹如羊群之狼,暴疟乘弱,犯界扰邻,缺血则饥,阴鹫无常,多疑善虑。病理上,肝之阳用易亢而体阴易亏,其趋势多现升、动、逆、窜,而表现则为气、火、风、阳、虚。 3.3 肝——体用为病 “用阳”为病,多表现为实证或阴虚阳亢等“肝用有余”之证。肝为刚脏,相火极易妄动,常因肝气过盛而致相火盛,凡相火过极必炎上而致晕、头痛、双目胀病、耳鸣等。肝性似风,风性易动,有“肝为风脏”之说,多见抽搐、震颤等风动证。且肝气喜条达恶抑郁,肝气最易抑郁、横逆或上逆而出现两胁胀痛、头晕、呕恶等。

Tags:论文发表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评论:(显示最新10条)
(新用户注册)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sevenbrother@126.com
    咨询电话:18068821172
    在线咨询:论文投稿415950357
    在线咨询:论文投稿85563802
    发表程序:1、投稿、审稿;2、告知杂志相关情况并核实刊号等;3、支付版面费用;4、发送用稿通知;5、邮寄杂志。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最新文章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最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