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推荐
《桃花雪》诗画赏析
时间:2019-12-27 10:12:14  来源::《视界观》七期  作者:张爱民  【 】 浏览:308次 评论:0
  对美好事物的喜爱是人之共同情怀。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韵味,同一景物的不同情状也各有魅力,如苏轼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四季各有特点,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的非常精辟:“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如一个变幻莫测的仙子,四季各具丰姿,让人如醉如痴。
  常态视角、常态的美已经够让人赏心悦目了的,而一个极其偶然的异常景象更让人惊心动魄。文学与艺术中的对比与悖反的审美别有趣味!
  2018年4月4日,呼和浩特市下了雪,鲜艳的桃花、杏花覆盖了厚厚的白雪。我的老师在校园里用手机拍了些照片,在微信中发了两组,并配了一首小诗:桃花雪自古清明杏花雨,而今春雪压桃红。
  虬枝不逊寒梅劲,大展清奇傲远空。
  这首诗,借助于桃树春雪中花红枝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的思想情怀,赞颂了美艳而坚韧顽强的品格。前两句写雪压桃红,后两句写虬枝傲空,以此奇特景象表现一种内在风骨,颇有些“犹有花枝俏”之趣味。
  一、诗境、技法这首诗整体上寓托寄意。自古以来梅花傲雪已经是奇景,诗人们借此寄寓了深厚的情怀,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赞颂。林逋有诗:“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卢梅坡也道:“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苏轼这样写雪梅:“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而春雪压桃还极为罕见。冰雪覆压桃花,桃花撑起冰雪,冰清玉洁红粉绽放,威压冷峻黑白遒劲,这里面自有内在的坚韧与顽强,而这也正给人以震撼。而这首小诗抓住这个特征,寄寓了自己内心的感触,借景抒怀。
  多方对比映衬是本诗使用非常突出的技法。一是把不同时空的景象对照来写。古与今、彼处与此处,各不相同,表现景象之与平素之迥异。二是不同物象之间对比。雨与雪相反相对之比较,显示天气的特别;杏与桃,梅与桃,相近之比较,有同有异,也表现景象的不同平常。三是色彩对比。白雪与红花,白雪与黑枝,相对的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色彩鲜艳的画面,看的人铭心刻骨。四是虚与实的对比。杜牧的《清明》中的杏花雨、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一惆怅、一温润,是两种特征鲜明的文化意象,是虚写,而这里的桃花雪又是一种文化意象,是实景;远空为虚写,近处花与枝是实写,虚实结合,意象层次分明。多方对比,互相映衬,画面的时空、形态、色彩、虚实等呈现多样的特征和丰富的层次,通过外形特征的描写表现出丰富深刻的内涵。
  拟人化描写是本诗又一重要的方法。“压”表现出春雪的突然降临,强势、粗暴,“红”,表现了春色不改,“劲”写出了枝干凛然凌空之雄姿。桃花坚持绽放鲜红、桃枝依旧伸展,坚韧顽强,精神品格得到升华。
  《诗经•大序》:“诗言志,歌詠言。”《诗经》“六艺”里的“赋”是铺陈,“比”是类比、比喻,“兴”是托物起兴,中国古典诗词的浪漫主义最高代表《离骚》用奇花异草比喻高洁品格,本诗整体采用寄托寓意之法,借助于对雪中桃花的描写赞颂了一种精神品格,正是《诗经》《楚辞》之大法,把无形的情怀用优美的美学意象来表达。
  二、画意、韵味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有诗写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我们也可以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自古诗画同源同律,是人类认知与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产生于人的审美感知与表达。诗是韵律与语言的艺术,画是视觉的艺术,摄影与绘画的老师是视觉造型艺术,具有高度的共同性。
  两组照片尽展诗意,也如诗之技艺、诗之韵味,或者说相得益彰。如诗所采用之对比映衬、拟人等方法刻画雪中桃花的形象,借助形象寓托寄意,着意于表现内在的精神品格。白雪卧花抱枝,桃花展红绽蕊。抓住的局部拍摄特写画面,注重刻画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利用阴天比较均匀的散射光,略有点逆光的效果。取景尽量避开杂乱的景物,或虚化背景,或以天空为背景,既避开杂物突出了主体,又以天空与主体形象构成相对的空间,这也应合了中国画大量留白的手法,也如郭熙“三远”之论,构筑深远、高远之画面,表现了时空的延伸性。除此而外,并无别的什么特别用心。

Tags:《桃花雪》;春雪桃红;寓托寄意;对比映衬;拟人;“三远”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评论:(显示最新10条)
(新用户注册)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sevenbrother@126.com
    咨询电话:18068821172
    在线咨询:论文投稿415950357
    在线咨询:论文投稿85563802
    发表程序:1、投稿、审稿;2、告知杂志相关情况并核实刊号等;3、支付版面费用;4、发送用稿通知;5、邮寄杂志。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最新文章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最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