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推荐
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时间:2014-06-14 15:28:24  来源::  作者:  【 】 浏览:724次 评论:0

摘 要:电视文化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承载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些电视节目却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现了低俗、献媚、炒作的情况,失去了电视文化传递出来的健康向上的宗旨,扰乱了正常的精神文明建设。笔者在分析制约电视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电视文化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电视文化;健康发展;电视节目


1 电视文化受众和发展趋势  受众群体:社会中下层的低文化程度人群、体力劳动人群、低收入人群都是电视媒介的主要受众主体。由于他们工作时间集中,作息时间比较规律,所以收看电视节目时间较长,且电视内容丰富是经济适用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正在引导我国电视文化的发展。  发展趋势:有些电视节目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呈现出趣味低下、格调悲琐的局面。娱乐节目传播出浮躁和肤浅的信息,社教类的节目充斥着作秀和炒作的嫌疑,既不符合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没有给予公众一种正确的文化导向作用;还有些博彩性质的节目,引导人们去不劳而获、侥幸投机与社会所崇尚的求实奋进的道德观念不协调,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抨击。 2 制约电视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经济利益驱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新闻媒体不能坚持正确的立场。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电视媒介是党和国家的宣传工具,宣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等讯息。但电视媒介推向市场之后,其经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搏收视率,出现了暴力、色情、凶残、血腥等不健康的文化信息,给社会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  2.2 相关机制的匮乏  电视媒介的相关机制不完善。电视媒介具有两种属性:一是事业的属性;二是产业的属性。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的是事业属性,忽略了产业功能和市场属性;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之下,又强调市场属性和产业功能,忽略了事业属性。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电视媒介的发展由于相关机制的不健全呈现出不知所措的局面。  2.3 从业人员品位不高  电视栏目的从业人员文化品位不高,也是影响电视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电视不仅有宣传功能,还有服务、娱乐、教育等其他功能。这说明电视媒介已经走入了另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也让人担忧一些资深的电视媒体人迷失了自我,放弃了电视固有的道德阵地,出现不和谐现象。 3 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艺术爱好以及对于精神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多层次的。因此,电视文化始终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要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好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丰富好电视文化底蕴和典型的多民族的艺术形式,形成我国最具特色的电视文化艺术的内涵,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1 正确引导文化导向  电视媒介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应坚持正确积极的文化导向,这是电视文化发展最根本的要求。在资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视媒介一直处于一种绝对的优势,以最直观、最迅速、最形象、最便捷的优势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当今国际格局复杂多变,电视媒介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积极主动配合党和国家的各项宣传工作,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舆论,指导人们生产、生活,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2 重点培植文化内涵  电视媒介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仅有着华丽的外表,更应有高尚的灵魂,一种深刻内涵的文化隐喻就是要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向人们更好的传授知识、阐明道理。这要求电视媒介可以符合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要进行整合价值、凝聚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例如,《感动中国》更多的是带来一种心灵上面的震撼、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这样的节目在文化内涵和节目品位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最有益的支撑,是推进了社会主要精神文化的进步的体现。  3.3 树立文化品牌意识  健康进步的人文思想、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制作精良的电视作品,赋予电视节目最浓郁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品牌”是吸引观众收看节目的重要依据,我国的电视节目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电视媒介从业人员的审美情趣,提高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才能把电视节目的文化发展驻足在人们的心灵,才能体现人类共有的一种价值关怀和价值取向。“真”“善”“美”才是电视文化的终极指向,在“真善美”的文化氛围下实现人们的生命价值,让电视媒介的品牌文化呈现出和谐、良性互动的运转机制,并把先进文化的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去延伸,让电视传媒业地发展蒸蒸日上。    作为文化建设的重镇,电视媒介就需要挺身而出,担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把关责任,坚持走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许长山,曾云莺.大众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价值引导[J].华北水利

Tags: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评论:(显示最新10条)
(新用户注册)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sevenbrother@126.com
    咨询电话:18068821172
    在线咨询:论文投稿415950357
    在线咨询:论文投稿85563802
    发表程序:1、投稿、审稿;2、告知杂志相关情况并核实刊号等;3、支付版面费用;4、发送用稿通知;5、邮寄杂志。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最新文章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最近查看